当前位置: 首 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正文

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部分涉农专业就业压力有加大的趋势。国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一段时间内被闲置,这无疑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理顺用人制度;在过渡时期,对农科毕业大学生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学校应为毕业生就业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加强毕业生择业指导;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择业市场;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等对策以缓解涉农专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涉农专业;就业现状;影响因素;择业指导;就业观念

近年来,农业院校毕业生供需矛盾较为突出,许多专业成了供大于求的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产生这种现象,既有目前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所遇到的共同性问题,也有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特殊问题。

选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案例,以四所部属农业院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602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具体如下

(一)就业率

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2008年就业率最低区间为65%~70%,最高期间是80%~85%(且仅有两个专业);2010年就业率最低区间则是80%~85%,最高期间为90%~95%。有好转。虽然目前国家大力推行基层就业政策,号召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并先后出台多条基层就业途径,如“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支农计划”、“扶贫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并为基层基层就业学生定制多种优惠政策,但是农业大学基层就业率不足2%

(二)就业期望,薪资待遇

调查显示农学类专业学生总体就业期望值适中,相对多数的同学定位于自身的发展,对薪酬的期望不是很高。多数同学对第一年工作定位放在“基层锻炼和学习的机会”(48.2%)以及“技能培训”(20.4%),而有较高薪水待遇要求的学生仅占12%,53.1%的同学选择了2000元以下,29.8%的同学选择2000-2500元间,17.2%的同学选择在2500-2500间。在初次就业的学生中,只有约6.5%的人能拿到3500元以上的较高薪资待遇;2000-2500元的约占23.4%;1500-2000元的约占33.6%。而800-1500元占据了被采访者的23.4%,这种待遇水平基本上就相当于普工的工资水平。从相对比例来看,工资水平在1500-2000元的学生人数是最多的。

(三)、就业单位性质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看,呈现多元化趋势,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是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表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就业政策和毕业生择业观念的变化,各类企业成为了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其需求和吸纳能力也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另一方面,随着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凡进必考”政策的推行和过高的入职门槛,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比例偏低。

(四)、毕业生就业地域

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2005-2009年毕业生就业省份前6位主要集中于湖北、浙江、湖南、山东、北京和上海。学校就业市场相对稳定,学生就业地域受学校就业市场影响明显,也表现出较大的趋同性。

在我国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者占全部劳动者的比例非常低,但却发生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尤其是涉农专业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更为突出。我国城乡分割明显,因此可以假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两个劳动力市场,即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镇劳动力市场。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与改革”课题组的调查显示,1995年农村劳动力中大学以上毕业者的比例仅为O.54%,也就是说近200个劳动力中才有一个大学毕业生,而且这些毕业生对农村现有劳动力几乎不存在替代问题。本小组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城乡差距大。1. 国家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平。国家各级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978年为13.43%,1980年为12.20%;1989—1994年在9.2%—10.26%之间;1995—1999年,除1998年由于增发国债达到10.69%外,其余年份在8.23—8.82%之间;2000—2003年则从7.75%降至7.12%,2004年上升到8.28%。2. 在处理农村与城市关系问题上,仍存在“重城轻乡”的观念,甚至以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二)、专业问题。近些年来,本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风险大、待遇低等思想,不愿到基层去工作。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农业投资高、产出少导致涉农学行业目前不景气,使农学毕业生待遇普遍较其他专业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有减小趋势,而考研的百分率却有较大增长。当今的不少农业企业还是以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其中虽有一些号称是现代农业,但实际上现代化程度很低,只有为数不多的现代化仪器。资金、人才都十分匮乏的情况下现代化的脚步自然放慢。这样,缺乏先进设备和管理模式的企业本身吸引不了大学生且也并不需要大学生,一般的技术工人就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三)、大学生个人意愿也成为了不能忽视的问题所在。说起农业,很多人就会把它和脏累繁联系在一起。自古农业社会地位低下,很多人不愿涉足农业,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也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的偏差。即使有人从事农业,也很容易放弃。农业的见效并不是立竿见影,看到投入而没有回报是很容易令人却步的。然而,很多大学生并没有给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开始投身农业也只是为了摆脱待业窘境,以致于他们轻易就转行。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涉农专业的社会地位和吸引力。一是涉农专业应注重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对用人单位的吸引力;二是适应不同生源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进行市场细分,提高其市场针对性和适应性,提升涉农专业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此外,政府应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改变社会上的“轻农”思想,使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农业教育的发展。

并且解决好“出口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入口问题”。国家应出台更加优惠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扶持农村职业学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回到农村创业,实现学习和生产“无缝对接”,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率。具体措施如下

(一)、对农科大学生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我们现在处在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统分”向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过渡时期。因此,我们应该从过渡时期的实际出发,在政策上充分体现其过渡性。具体建议是:第一点实行国家计划安排就业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就业模式:允许和鼓励农科大学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规定时间内落实单位的,负责派遣;未能落实单位的农林专业毕业生回到当地由毕业生主管部门负责安排就业。第二点3年内未落实单位的,在待业期间按见习工资标准或高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发给基本生活补助,让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基本生活具有一定保障的前提下在一定时间内开拓自己的事业。第三点进一步扩大在农业院校选拔“选调生”的数量。选拔更多的农科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不仅会使更多的农科大学毕业生有用武之地,而且有利于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更有利于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学校应为毕业生就业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农业院校应该按照社会需要,做好结构调整,使“产品”适销对路。在专业结构上,应该按照农村对人才的需求,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培养所需人才。在层次结构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缩减专科生比重,积极鼓励本科生报考研究生。

(二)、大学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我国现在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业困难在所难免。如果大学毕业生仍固守传统观念,对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无异于自己把工作选择空间缩小了。因此,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当降低工作搜寻中所持的可接受工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工作转换成本肯定会降低,首次选择的工作对于终生收入现值最大化的重要性自然也会减小。

(三)、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涉农专业调整成为了必须。如何把专业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目前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农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明确专业建设的思路与方向,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充分发挥优势专业作用,立足涉农产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对国内高水平大学相关专业的考察和研究,在专业建设定位与人才培养规格上发挥优势,彰显办学特色。以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高所培养人才的水平与社会适用性,较好地满足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 孙凤,王玉华.统计研究,2010(4).

[3] 孙晓燕、吴学花.山东社会科学,2009,(9).

[4] 李媛娟、王皓肖、诗顺.农业经济,2009,(8).

[5] 李伟群.程世勇 .经济学动态 2009(2).

[6] 田凤喜.郝立莹 .我国城乡就业差异分析.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