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专业设置 >> 课程建设 >> 正文

浅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发展,基本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善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并且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通过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院校,推动全国高职院校上水平、上台阶,实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内涵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既包括设施建设、专业建设、队伍建设等硬件建设,也包括发展战略、基本能力和管理、考评体系等软件建设。

我们认为,构筑学院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教学基本建设

专业建设是学院内涵建设的核心,其核心地位是由高职院校的性质和服务面向所决定的。专业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1、外部层面的专业建设

包括专业的布局和专业群建设。专业布局是学院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新增、淘汰、改造等措施,使设置的专业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办学资源,更好地融合于、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专业群建设的任务就是围绕一、两个重点、骨干专业,构建不同专业方向,但同时为某一类产业服务的若干个专业。加强专业群建设,不仅能实现专业办学规模的最大效益,同时,也能够更加突出职业特点和就业导向。这一层面的专业建设,只有紧紧依靠行业组织和行业研究会,才能提高针对性,增强时效性。

2、内部层面的专业建设

是指每个专业构成要素的内涵建设,主要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等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要素建设。在这一层面的建设上要根据培养目标,按照“三级平台”的要求,抓好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和能够开展生产性实训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抓住国家重点建设“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建设1000门精品课程、3000种规划教材和一批校内实训基地的大好机遇,并以此为标准,不断提高课程、教材、基地建设水平,更好地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从而快速提高学院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主要包括两项任务。

1、校内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对校内双师素质教师的评价,应该首先确定其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同时还应该具备工程师、技师等专业素质。加强校内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要重点解决好双师素质教师的数量、质量和专业结构等问题,既要保证数量充足,又要做到结构合理,更要突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

作为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高职院校,要使双师素质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必须更加重视以专业研究室为基础的教师团队建设。要根据专业发展目标和服务面向,着力建设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龙头的双师教师群体,形成每个专业都有专业带头人,每门课程都有骨干教师的团队体系。

2、校外技能型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

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同样面临着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对其评价应该首先确定其是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农艺师、技师等能工巧匠,同时还应该具备教师所必须的其他素质。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技能型兼职教师队伍,首先应该选好对象。作为兼职教师,必须是在生产一线具有较强技能的优秀人才,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是行业、企业的业务权威或技术骨干。其次,应该做到数量充足,滚动发展。要根据兼职教师流动性较大和学校自身专业变化的需要,为每门专业课程储备具有选择余地的兼职教师队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每学期根据授课需要,通过考核评价,将最优秀的兼职教师聘请到教学一线。

三、与职业紧密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积淀的反映,代表着学院的品位,折射着师生的素养,体现着学院的学术,凝聚着学院的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把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以下特点:

1、技术应用性

这是由高职院校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决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不是纯理论性的人才,而是掌握本行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并具备把最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所以,高职校园文化都要围绕技术应用性来构建,凸显技术应用性的文化氛围。

2、职业定向性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性教育,学生一进校,就选定了职业方向,打上了职业的烙印,要求学生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必然具有强烈的职业性特征。

3、就业导向性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遵循市场规律确立的办学理念。高职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专业的调整、教学模式的改革等,都要围绕社会职业岗位、岗位群对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来开展。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必然渗透着以就业为主导的文化理念。

4、行业指向性

高等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传统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鲜明的行业指向性。高职校园文化是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依托行业办学是保证高职校园文化始终处于社会文化最前沿的必然要求。

四、以质量监控为主要内容的考评体系建设

通过建设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形成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考评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两项任务:

1、建立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评估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教学质量评价应将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结合起来,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起来,在校生评价与毕业生评价结合起来,教师个体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集体教学质量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全员参与、良性互动的网络系统。

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建立在对教学全过程各环节的评价上,不仅要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延伸到教学的其他环节,还要从教学的主要要素延伸到教学的相关因素;不仅要对各年级进行纵向的教学质量评价,还要抓住各环节进行横向的质量评价。在评价方式上表现为,把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与教学过程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确定合适的权重或比例,从而使教学质量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得到及时的监控和保障。

2、建立层级结合、上下贯通的教学质量评价运行机制

(1)建立由学校、院系、教学研究室三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以院系评价为主,逐级负责,分工协作。校级教学评价重点应在涉及面较广的课程和主要教学环节上;院系教学质量评价重点在教学的具体环节和直接因素上;教学研究室评价的重点应在日常教学环节等方面。

(2)建立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建立针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生源质量、师资水平、专业、课程等进行的诊断性评价,以便了解情况、协调配合、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的进行中,建立针对教师的课堂授课质量、学生学习质量、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教师育人能力、师生关系、教风学风等进行的形成性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结束阶段,建立针对学校教学质量、院系教学质量、师生教与学的质量、课程、专业、教学管理水平等进行的终结性评价。(资料来源: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评建办)